每个人一生下来,对美都是有反应的,但是这种天生的对美的喜爱却需要通过眼睛加以滋养,大脑也必须加以培养,否则就会死亡。不论出身贵贱,儿童对美的渴望都同样强烈。“穷人身体的饥饿,其胃的渴望,”雅各·A·里斯[24]曾说过,“和审美饥饿相比,和对美的渴望相比,其难挨程度甚至不及后者的一半,也不像后者那样难以满足。”
里斯先生家住长岛。他常常从家中在一些花,带给纽约市桑树街的“穷人”。“我的花永远也到不了桑树街,”他说道。“从渡船下来,还没走过半个街区,我就会被一群孩子围住。他们大声尖叫,非让我给他们每人一枝花,否则就不让我走。他们一拿到花,就跑去把花藏起来,小心呵护,不让别人欣赏。他们围上来时,都会带着婴儿过来,这样婴儿也能分得一朵。这些婴儿有的肥硕,有的瘦小,但是一看到金色的花朵,眼睛都一下子变得又圆又大。他们从没看见过这样的事物。而且婴儿年龄越小,越穷,越会流露出渴望的表情。我的花就这样送走了。谁能拒绝得了这样的婴儿?”
“我那一刻才明白,有一种饥饿和身体的饥饿及对成名的渴求相比,要严重得多。对此,我从前只是约略知道一点。所有儿童都爱美,都喜欢美好的东西。爱美是他们的神圣天性,自有其存在的道理!爱美是他们的理想。当他们呼喊着索要鲜花时,他们实际上是用他们所能使用的唯一方式向我们诉说:假如我们让贫民窟扼杀了他们的理想,我们实际上是在扼杀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的东西。贫民窟是肮脏丑陋的,那里被踩得结实的土壤本来是可以用来种植鲜花的。人可以长得高高大大,但是却缺少灵魂;这样的人作为公民,作为母亲,对国家毫无贡献。他们的一生所留下的不过是贫民窟的一滩黑色的污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