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时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是我们的祖先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总结出的一套知识体系,可以指导人们进行农业生产,也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清明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这时随着气温升高,大地春和景明,万物生机勃勃,正是去郊外踏青和为先人扫墓的好时节。
清明是如何成为一个节日的呢?有个传说: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之子重耳,被迫流亡天下长达十九年。一个叫介子推的大臣始终追随其左右,甚至在重耳要饿死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后来公子重耳回到晋国即位,成为晋文公,他励精图治,成就霸业。但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背上老母亲上了绵山隐居。
晋文公感念介子推的忠心,亲自去请他下山当官,介子推避而不见。于是晋文公就命人放火烧山,想逼他下来。没想到介子推宁死不下山,竟然被火烧死了。
晋文公悔恨不已,就下令每年在介子推去世的这一天,不能生火吃热食,以寄托哀思。这个日子一开始被称作“寒食节”,后来演变成“清明节”。
但根据历史记载,寒食起源是在介子推以前,我国北方在上古时期就有“改火”的习惯。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从冬天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然后重新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这就是“改火”;不能烧火做热食的日子,就成了“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