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议】
正所谓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臣,暴君眼里皆奸佞,桀纣手下无忠臣。在一定意义上讲,人是环境的产物。《政论》上说:“世上虽然有生来就品质高洁的人,但极少出那么一个,没有大众性。所以,不能作为天下的普遍标准。”因此可以明白,君子、小人本来没有清晰的界线,大都是随着时势的推移而变化的。
古人的“攻心战”
【引言】
古人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主审官和嫌疑犯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战场上的敌对双方的关系,所不同的是,战场上主要使用的是武力,而法庭上主要是一场心理战和智谋战。当然,有些法官严刑逼供,已不在此处讨论的范围之内。
【事典】
《聊斋志异》中有一个判案的故事,说是有一桩案子判不清,判案人就把所有的嫌疑犯都集中起来,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他把那些嫌疑犯弄到一个小庙里,对他们说,你们都背靠墙站着,鬼神将在犯人的背上画上符号。过了一会儿,就命点上灯来查看犯人,果然有一个人的背上有黑色的手印。经过审问,那人就是罪犯。其实,根本不是什么鬼神作判,而是判官掌握了犯人的心理,知道他害怕鬼神在他的背上画上符号,就会忍不住地去涂抹,想消除掉那个符号,结果是自己把墙上的灰涂到自己的背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