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经病危,他在临终前传刘国轩和冯锡范到床前,将王印授给郑克臧,殷切希望冯锡范与刘国轩协力辅佐新王。郑经哪能想到眼前这两位自己推心置腹的重臣,正像毒蛇一样张着血盆大口准备吞噬即将继位的嗣君呢!
康熙二十年(1681)正月二十八日夜,郑经去世。冯锡范串通刘国轩,勾结郑经诸弟聪、明、智、柔等发动政变,杀害了郑克臧,立郑经次子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壊继位。命郑经弟郑聪为辅国公,刘国轩为武平侯,“专主征伐”,冯锡范为忠诚伯,仍管侍卫兼参赞军机,其余文武各加一级。从此郑克填“凡事皆决之国轩等”。
由冯、刘发动的政变,加剧了郑氏集团内部矛盾,大大地削弱了自身力量。当时,这时的郑氏政权内部,“主幼国疑,权门树党,部下争权,互相猜忌,各怀异心”,由是“政出多门,人心已涣”。而刘国轩操持兵权,竟以“杀戮立威”,以致“人心不安”,郑“军内多思叛”。这时的郑氏政权确已处于摇摇欲坠的危机之中。
康熙二十年(1681)四月,清总督姚启圣获悉郑经已死,郑克盛被杀,十二岁的郑克壊继位,其叔郑聪摄政,内部混乱,认定这正是“天亡海逆之时也”。但事关重大,他立即与喇哈达及水陆各镇总兵会商后,联名向康熙皇帝奏请:“会合水陆官兵,审机乘便,直捣巢穴”,但“台湾孤悬海外,处处皆险,统师远剿,时地难测,非臣等所敢擅定也”。康熙接读姚启圣等奏疏后,于六月下了一道诏旨:令姚启圣等人“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并训谕总督、巡抚、提督、将军等福建前线指挥员务必“同心合志,将绿旗舟师分领前进,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