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静的白杨树丛间安息着让-雅克·卢梭。
您(里尔丹)接近一个正直敏感的心灵,
您(里尔丹)的朋友在他(卢梭)的墓地里死去。[119]
18世纪,质朴、纯净是造作、伪善的对立品质,卢梭对自然的热爱暗示他向往朴素的生活,故被誉为“自然之子”(Enfant de la Nature)。[120]卢梭去世后,里尔丹对祭拜墓地的人讲述时有意强化他与自然的关系,“从早到晚,他沉浸在和缓的快乐里,采花、幻想、水边漫步,在安静的森林里听风吹鸟鸣,享受自然的乐趣”[121]。一位母亲给他的灵魂写信,因其唤醒个人对自然的情感,“从今之后,所有毁坏自然的东西,以及让怜悯与温和的情感窒息的物象,会为人遗弃”[122]。
根据卢梭的遗愿,培鲁和穆尔图重新编排《乡村卜师》,七幕剧情,配乐优雅。[123]1779年4月20日,《乡村卜师》上演,“芭蕾舞剧有气势,像当年在凡尔赛宫演出时那样”。《秘密通信报》说它美妙,《巴黎日报》描绘了演出场景:“空中弥漫着音乐,有一种古典的美。”[124]日内瓦牧师罗什(Roches)和邓坦赞许该剧以理性、自由和勇敢让法语有了力量,“经过他的笔,法语像诗人塔索的意大利语一样美妙”[125]。普通人对这部戏剧期待已久,上演后反响热烈,他们能从中领略一位伟人的艺术观。与之相应,民间流传着剧情版画,广受欢迎。[126]对于演员是否能表达卢梭的本意,观众有过争论,但未减弱普遍的热情。[127]新版《乡村卜师》在国外的反响也不错,英国很快有了英译本,荷兰刊印了剧本台词。1781年7月2日,意大利剧院上演情节剧《被抛弃的阿丽亚娜》,以卢梭的《皮格马利翁》为模本。[128]至此,虽不能说法国与意大利的戏剧之争有了胜负之分,即法国戏剧赢了,卢梭的戏剧获得认可却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