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了解词牌、曲牌、题目以及小序等基本体式特征。词牌原本是乐曲的名称。词的撰写一般是先按律制谱,尔后才配以歌词。“前人按律以制调,后人按调以填词”,依照音谱所定的乐段乐句和音节声调来制词,所以作词叫作“填词”。而随着乐曲的逐渐失传,后人填词,往往只是依照前人所创词调的文字声律来作词了。因此,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乐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而留存了。
曲牌和词牌一样,记述标志了每支曲牌固定的字数、句数、句式、平仄和韵脚。散曲与词一样,采用长短句式,但更加灵活多变,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突破规定曲牌的句数,进行增句。
题目是词曲的主题,一般在词牌(或曲牌)与正文之间。词这种文学体裁初出现时,词调与词题基本上是合一的。后来,词的内容逐渐与词调脱离,词调不足以表明该词的内容,这才另加词题,这大约从宋代开始。例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词调名),外加题目“赤壁怀古”,说明该词为何而作。曲题与词题一样,标明了散曲的主题,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秋思即为曲题。我们通过词题和曲题,就能了解作品的主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