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丈夫,选择淳厚而不选择轻薄;选择朴实而不选择虚华。
因此,便舍弃后者而选择前者。
【深度剖析】
这一章是《德经》的开头。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本章在《道德经》里比较难于理解。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
本章作为《德经》的开端,老子即为我们揭示了“德”与“无德”的概念,指出有德者,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一切顺其自然;反之无德者,从来都不放弃追求形式上的“德”,喜欢人为地加以施为。正是由于喜欢施为,所以老子引出了“仁”、“义”、“礼”的概念,这三者都是施为者的表现,而且施为的程度逐层递增,老子是反对这一切的,所以他有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对于“礼”,老子更是鄙夷,认为它是“攮臂而扔之”是人心不够忠厚,是社会动乱的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