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他的导师是语音识别系统领域里的专家罗杰·瑞迪。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才是未来的方向,而导师正是这方面的专家,李开复跟他学习,有着很光明的前途。
但是,李开复却觉得用“人工智能”的办法研究语音识别没有前途。因为“人工智能”的办法就像让一个婴儿学习,但在计算机领域来说,“婴儿能够长大成人,机器却不能成长”。
于是,李开复没有跟着导师走,而是告诉罗杰·瑞迪,他对“人工智能”失去了信心,要使用统计的方法。导师是个很好的人,他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支持你的方法。”
于是,李开复开始了自己的摸索。他那时候每天工作大约17个小时,一直持续了大约3年半。通过努力,李开复把语音系统的识别率从原来的40%一下子提高到了80%。罗杰·瑞迪惊喜万分,他把这个结果带到国际会议上,一下子引起了全世界语音研究界的轰动。
后来,李开复又将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率从80%提高到了96%,直至李开复毕业以后多年,这个系统一直蝉联全美语音识别系统评比冠军。在人们都认为“人工智能”才是光明的出口的时候,李开复却留意着那个人迹罕至的角落,用统计学的方法找到了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