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当前讨论有关的是,文天祥尊重二弟的选择,表明在他的思想里,在元与宋两个王朝之间不存在夷夏等差的区别,它们是同样可以为之效命的对象。
文天祥本人虽然早已做好了为宋王室殉命的准备,但他也没有完全排除选择活下去的可能。他曾十分明确地表示:“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意思是说,如果承蒙宽大,将我释放,让我以道家者流的身份回去故乡,那么今后要我作为方外之士给朝廷出出主意,那还是可以的。但是元朝给他的只有另外两种选择:要么像为宋服务一样地替元朝做事,也就是在元政府里做大官;要么就做烈士,为宋死命。文天祥的回答很干脆:“岂有事二姓之理?”为此他勇敢地选择了死亡。他一再强调自己可以接受以“黄冠”“方外”的身份活下去,说到底也是在婉转地表达绝不能在元朝做官的心意。
无论如何,文天祥以死抗争,并不是因为他以夷夏之辨为理由而拒绝元朝统治的合法性。他的立场与我们今日称为“民族主义”的立场毫无关系。那只是一种前朝“遗民”的立场,即前朝曾做过官员的人在王朝更替后所应当持守的道德立场。它不要求你投身推翻现政权的地下活动。你完全可以承认新王朝的合法性,只要你不进入新的政府里去做官就行了。遗民身份及身而止,无须代代相传。文天祥有一个儿子接受了元朝的官职。这对他来说无可指责,因为遗民的儿子无须再受制于其父辈所必须遵从的道德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