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在一项“5~6岁幼儿有意注意的稳定性”研究中,测查材料是一张校对纸,上面印有△、○等符号,这些符号随机排列在纸上,每行15个,共32行。测查时,要求幼儿按照录音机播放的正确答案,在校对纸上加以校正。如果对中小学生做有意注意稳定性研究,测查材料就需增大难度。研究者设计了6种符号:110、101、001、010、100、011,随机排列,要求被试予以校正。总之,测查内容和方法一定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水平。
另外,在测查时对城市的幼儿和农村特别是处于边远贫困地区的幼儿,要考虑他们生活知识经验的不同,设计适宜的调查测量的内容。例如,有人研究幼儿看图讲述能力,需要进行测查,找来测查城市幼儿的材料“小猫钓鱼”的童话和图片,将这些用在农村幼儿身上。农村幼儿因其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的限制,不明白为什么猫穿起了人的衣服,有的幼儿以为这是兔子,有的说这是娃娃拿着赶鹅棍。这样所得结果显然也是不真实的,因为农村幼儿较少接触童话,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
3.认真仔细地设计测查时运用的指示语
测查时,提问的问题和要求就是指示语。设计指示语一定要认真考虑,要符合测查对象的理解水平,要能使每个幼儿明白研究者的要求是什么。例如,有人研究儿童的空间知觉,用两个红色圆纸板,一大一小,或是用两个相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一大一小,提问儿童。问题是:“这两个纸片(或积木)有什么不一样?”结果,幼儿回答说是一样的。因为他不明白这是要他排除颜色、形状相同的因素,而专门去比较大小不同的因素。可见这样的要求对于较小的幼儿来说太高了,无法使他们理解。如果将指示语改为:“这两个圆纸片哪个大,哪个小?”幼儿就能一下子指出来。否则,幼儿有可能并不是真的不能识别物体的大小,而是因为不理解指示语才作不出适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