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元璋大杀功臣的这一行为,《明史》中的评价应该是最为中肯的,即“治天下不可以无法,而草昧之时法尚疏,承平之日法渐密,固事势使然。论者每致慨于鸟尽弓藏,谓出于英主之猜谋,殊非通达治体之言也。夫当天下大定,势如磐石之安,指麾万里,奔走恐后,复何所疑忌而芟薙之不遗余力哉?亦以介胄之士桀骜难驯,乘其锋锐,皆能竖尺寸于疆场。迨身处富贵,志满气溢,近之则以骄恣启危机,远之则以怨望扞文网。人主不能废法而曲全之,亦出于不得已,而非以剪除为私计也。亮祖以下诸人,既昧明哲保身之几,又违制节谨度之道,骈首就僇,亦其自取焉尔。”翻译过来就是打天下的时候可以不拘小节,但一旦坐了天下就要按规章制度来办事,功臣也好,草民也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都说“飞鸟尽良弓藏”,但那些百战将领,一个个才能卓著、锋芒毕露,这种人承平时代如果不知道明哲保身,而是一味骄纵,不守法纪,只希望躺在功劳簿上,希望皇帝能对自己网开一面,这是在自取灭亡啊。
其实朱元璋早年的时候虽然对朝中大臣也很苛刻,但此时重臣的下场还没有后来那么惨,这都归功于当时的后宫之中还有一位可以规劝朱元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