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本真性:非神话、非定义、非稳定 ——解读喻晓风《混纺的确良》
邢 悦
这是我从小就开始喜欢的艺术,也是我自己在做的艺术。它只与个人有关。不反映时代,无宏大叙事,没有社会矛盾、民间疾苦等等。总之,最好的艺术,对我来说就是无关痛痒的艺术。
——喻晓风
在批评领域,我们总是笃定个体对艺术创造的重要性。我们相信,有一种“转化”[1]关系——艺术家的情绪与感受正在被“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即一种线条的、色彩的、结构的语言,我们把它称为视觉语言。为了解艺术家的作品,通常认为访谈是重要的。一次有效的访谈成为理解艺术家或其作品的必经之路。持续的对话,使批评家得以了解艺术家选择某种形式、色彩或结构的动机,而艺术家往往也会满足批评家的窥探欲来表达一段故事,或离奇或偶然。之后我们通过对艺术史的学习,用习得性的知识体系寻找视觉语言中的能指与所指,并在这种意指行为中寻找意义、阐释意义。那些线条、色彩与形象谓之符号,表征了艺术家头脑中拥有的概念。而意义就在表征系统中被建立,通过共享的视觉语言系统来成就批评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共鸣,从而肯定两者之间的坚固关系——即相互具有契约精神的共同体,互相肯定及默许视觉文化中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