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中本聪首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将多种技术加以融合集成,形成了一个前后勾连、不可撤销、难以篡改、公开透明的,可以说是“完全封闭或闭环”的运行体系。
(二)比特币先行版本发布
2008年11月16日,中本聪通过邮件发布了比特币开源代码的先行版本,公布了系统的基本规则,包括其使用的哈希算法为SHA256,即任意长度的数据通过哈希运算都将转换成一组由256个二进制数字组成的数据;系统平均每10分钟形成一个区块或数据包,其中包含需要验证的交易信息,参与运算的计算机节点按照规则(工作量证明法)进行计算,谁最先算出一个系统设定当“特解”[1],谁就可以获得规定数量的比特币激励,并参与到新的区块的创建。这一过程类似一种竞猜游戏,在找到答案的过程中,也给交易信息进行了验证和记录,并将获得规定的比特币奖励,这也成为比特币产生的唯一途径,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比特币“挖矿”(Minning)。
一个人在“挖矿”获得或者使用比特币的同时,也在维护比特币系统运行,并帮助比特币区块链的延伸和发展。
按照比特币区块链的运行原则,比照黄金总量有限和越往后越难挖的基本原理,比特币的总量被设定为2100万个。具体产出的规则是:每10分钟形成一个区块,每个区块可以获得激励的比特币数量由系统锁定——最早是每个区块50个比特币,满四年自动减半,每个区块奖励的比特币减少到25个,依此类推,最终到2140年全部结束。可见比特币的产生高度模仿黄金,即地球黄金储量是有限的,黄金需要挖矿才能获得,理论上越往后越难挖到,新的产量会越来越少并最终枯竭。每个比特币可以分割到小数点后8位,以便进行小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