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在沈阳一线,由山海关总兵杜松为主将,从抚顺出边,攻敌之西面。
南路军。由辽东总兵李如柏为主将,从鸦鹘关出边,趋清河(清河在今本溪附近,当时已失),攻敌之南面。
东路军。在宽甸一线,由辽阳总兵刘为主将,从凉马佃出边,会合由姜弘立率领的朝鲜兵,攻敌之东面。
杨镐自己坐镇辽阳指挥。他要求四路大军在三月初二会师于二道关,合营后再向努尔哈赤的都城赫图阿拉(兴京)进军。
这种战略部署,看起来无懈可击,但细究起来,实际上是书呆子式的纸上谈兵,没有不败的道理。
首先,主帅杨镐本人就无能力指挥这场大战。杨镐虽在官场三十余年,但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是忙于周旋,在军事指挥上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他早年在朝鲜战场上就以无能著称。身为辽东经略,他当时是外不知努尔哈赤方面的敌情,内不清自己手下将领的详情。任命他做辽东前敌总指挥,一开始就是大失策。
其次,四路出击,乍看起来可令努尔哈赤腹背受敌,四面楚歌,但到真正实施起来,就会破绽百出。朝廷的军队原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战斗力不强,只能以数量上的优势取胜,但分兵之后,数量优势就不复存在。而且,当时正值东北早春严寒,军队进退不便,加上各路指挥之间关系不和,信息不通,根本谈不上什么协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