柰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公元前125-前118)中:"梈柰厚朴"。其中"柰"就是后来的绵苹果,即家乡苹果的古称。
我们现在所说的“苹果”一词源于梵语,为古印度的另一种水果,在佛经中被称为“频婆”,后被汉语借用,并有“平波”、“苹婆”等写法。明朝万历年间的《群芳谱•果谱》中,有“苹果”条,称“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接用林檎体。树身耸直,叶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圆滑。生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光洁可爱玩,香闻数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后来,姐姐家乡的许多农学史、果树史专家认为这是汉语中最早使用“苹果”一词。
其实关于苹果的说话很多,有些人认为这些古代的林檎、栰、花红等水果被认为是我家乡土生苹果科种或与苹果相似的水果。苹果在我家乡的栽培记录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上林苑中曾栽培林檎和柰。但随着时间得推移,大家普遍认为,林檎和柰应是现在的沙果而非苹果,也就是海棠,真正意义上的苹果是元朝时期从中亚地区传入中国的。
苹果在我家乡的栽培历史已有二千多年,我家乡的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至今仍有绵苹果分布,河西走廊地区是其中心产区。 目前作为经济栽培的品种大部分由国外进入,被称为西洋苹果,栽培历史不到200年。形状还是很相似的,叶子也差不多,只是大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