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颇有苏子之风。超旷豪迈,豁达乐观,不因生活环境的恶劣而消沉哀怨,而是积极从艰苦的境遇中寻找生活的乐趣。所以,首两句对险恶处境的描写,感慨深致,却并不消沉。佳节来临,天晴雨霁,太守宴集,这些身外之乐,竟让词人欢呼雀跃。如果没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如何能够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乐趣呢?而这样一点点生活小事,也让他乐以忘形,可见平时生活如何冷清灰暗!
人啊,得自个成全自个。如果不自己在生活中寻求和解之道、安宁之方,谁又能帮你走出人生的困境呢?想通了,看开了,红尘无处不道场。这点,年近50的黄庭坚早已参悟了。
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黄庭坚因《承天院塔记》一文,被指为“幸灾谤国”,革职除名,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山),那时他已是六十垂暮的老人。词于次年写于贬所,上距绍圣元年(1094)离京,恰好十年。开篇“天涯”二字,极言宜州之荒远。“江南信”,流露出思乡的情绪。然而这“天涯”,却不是“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的“天涯”,你看,那刚刚绽露的梅花花苞,不正是在通报春天即将到来的讯息吗?“梅破”一词,描摹初绽的梅苞,形象生动。虽然夜色深沉,东风渐弱,梅香因此变得似有若无,但谁能说次日晨曦拂照,不会梅花满枝头呢?上阕写梅,柔媚中饶有刚健之气,早春细小如芥的梅,令他看到了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