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有的廉价租房区,民工、码农以及考研的学生们混杂于此,如同蜜蜂嗡嗡地趴在蜂巢里,水果摊包子铺烧饼店是蜂巢下散落的零星小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种口音的外来人员是一家。
北大和中关村这两个壮汉之间,站着这个名叫北大南门的村范儿少年。
我后来站在北大教学楼上远远看着自己生活的地方,围墙如同护城河一样横亘。
两墙分架南北,只有天堑,没有通途。
一
因为上课的原因,我被迫进行了战略转移。在打了无数个中介电话后,终于选中了北大南门五号楼某个单元的四楼。2013年8月,我搬到了这里。
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求学青年,租房的唯一标准是便宜。七十平的房子,分成了四个房间,两间较大的只做多人出租,全是上下铺,一间能住五六个人。这两个房间找到了很适合它们的主人,一间塞满了考研的学生,另一间挤满了农民工。还有两间小一些的,属于单人单间,只够放下一张床、一个小电脑桌。除此之外,就算多放双拖鞋都能让人精神压抑。
六百元一个月,我租了一个小单间。
剩下的单间,被一个胖子租了,我目测他有两百斤,房间的隔音效果不算太好,每晚他回来坐在床上,我总能听到刺耳的咯吱声响。这个人在中关村卖电脑,每天早上七点出门,晚上九点回来,我无意中看了一眼他的房间,只瞥见了数量惊人的烟头和闪烁着点光源的台式机。而我的生活也很简单,上课看书复习,用无穷无尽的题海抑制我虽然生锈却饥渴难耐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