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宽,《汉书》卷五十八有传。从欧阳生学习《尚书》,又向孔安国学习。后得张汤赏识与推荐,任为中大夫,又迁左内史。他处理政务,“卑体下士,务在于得人心”。他主张开渠灌溉,发展生产,收租宽假,后来因为收租少,不能完成上交任务,应该免职治罪。百姓听说后,大家牛车,小家挑担,连续不断将粮食运来,超额完成上交任务。当时,按道侯韩说出来保倪宽,向汉武帝进谏说:“以前杀了吾丘寿王,陛下至今悔恨。现在如果再杀了倪宽,以后会更加后悔呀!”汉武帝听了感动,赦免了倪宽。又任用他,直至任了御史大夫。“宽为御史大夫,以称意任职”(《汉书·倪宽传》),是汉武帝最满意的,最称职的,也就是最好的御使大夫。刘向认为所有当御史大夫的都没有倪宽那么好。
董仲舒,《汉书》卷五十六有传。董仲舒在家里研究灾异问题,写成草稿,还没有上奏,主父偃窃取上奏,汉武帝召集诸儒传阅,董仲舒的弟子吕步舒不知是老师的书,说是大愚。董仲舒下吏,当死,幸蒙不诛。以后,复为太中大夫,又当了胶西相,以老病免归。朝廷议论大事,经常派人去向董仲舒请教。董仲舒为世儒宗,他议定的说法,对当时社会有很大贡献,有益天下。他所提倡的独尊儒术,大一统论,对于奠定中华民族的精神,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重大贡献。司马迁说他是唯一明于《春秋》的大经师,刘向说他“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将董仲舒与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吕望并列,认为管仲、晏婴都比不上他。如果当时就诛杀,那将是多么大的损失!夏侯胜,《汉书》卷七十五有传。汉宣帝上台,下诏书,要褒扬汉武帝的功绩,夏侯胜反对,认为汉武帝有很多错误,因此,被认为“非议诏书,毁先帝”,下狱。免为庶人三年。四年关东地震,宣帝大赦,又任夏侯胜为谏议大夫,当了太子太傅,成为敢于直言的名臣,天下人都赞美他的品德。九十岁死于官位上。因为教过太子,太子为他素服五日,以报师恩。刘向的结论是:“有过之臣,无负国家,有益天下,此四臣者,足以观矣。”犯过错误的臣子,经常是对国家无害处,对社会有好处的。这种人重新任用,是完全应该的。更何况有的并非臣子的过错,而是冤假错案!只要当政者真正执政为民,不图私利,不是感情用事,就应该及时纠正错误,加以平反,重新任用。